【媒體】“立體化”教學:為學生運用英語插上翅膀——北京理工大學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紀實
發(fā)布日期:2005-02-23 閱讀次數:
《中國教育報》2005年1月28日第3版
本報記者 楊晨光
大學英語教學如何有效提高實際運用能力,幾年來,北京理工大學在這方面進行了不斷的改革。2004年年初,該校成為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試點項目”的直抓試點單位,開始了利用現(xiàn)代計算機網絡技術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和新方法的探索。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在沒有大量增加教師數量和學習課時的前提下,該校學生英語知識和實際運用能力取得顯著提高。
全面提高聽說能力
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孫逢春指出,根據當前頻繁的國際交往對高級人才英語知識和運用能力的需要,大學英語要以應用為主導,學生學英語是為了交流,具備國際化的競爭能力,因此,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塊的改革遵循了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的原則,強化了對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訓練。
據了解,北京理工大學將大學英語課程分為兩個段:基礎階段和提高階段?;A階段占計劃內總學時的75%,提高階段占總學時的25%?;A階段主要是針對一、二、三、四級的教學,為了充分體現(xiàn)教改的精神,學校將基礎階段三分之一的課時用于學生的上機自主學習,三分之一的課時用于讀寫課教學,三分之一的課時用于口語課教學。提高階段主要是進行四級后的教學,是以選修的形式展開。學生可以選五、六級的課程,也可以選諸如文學選讀、電影欣賞、商貿英語、寫作、口語、閱讀、英語國家概況等不同類型的課程。
孫逢春向記者表示,我們進行改革的重要指導思想是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個性化英語教與學,目標是利用網絡化教學平臺和新教學模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多途徑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全面提高學生以聽說為主的綜合應用能力。
注重參與活躍課堂
在教改之前,北理工的每位英語教師面對140~160個學生,普遍采用大班授課,課堂互動不可能進行,基本上是教師的滿堂灌,教師辛苦,但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英語課堂距離學生的需求越來越遠。
據大學英語教研室主任劉芳介紹,在新的授課模式中,課堂重點從教師講授轉變?yōu)閷W生參與,學生在通過課件學習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學重點后,語言層次上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他們會帶著各自在學習課件當中遇到的問題進入課堂,那么教師的講授重點也要發(fā)生相應的改變,從篇章分析轉移至課堂討論和課堂活動,使學生既有機會自己參與,又有機會聽到其他同學的見解,開拓思路。
而視聽說課變化更為顯著,通過上機學習和網上約課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化學習,學生每周在固定的時間段上機學習視聽說教學軟件,教師通過管理平臺針對學生的上機學習內容和學習進度進行面授輔導,授課內容是對上機學習的鞏固和實際演練,課堂設計多樣化,包括對話、情景設置、角色扮演、看圖說話、游戲等等。
劉芳說:“我們把兩年的基礎教學壓縮成一年,第二年開設學科特色課,每位教師除了負責基礎教學之外,再開一門專項英語課,上課最多面對30~40名學生,課堂活躍程度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
營造英語交流環(huán)境
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參與成為中心,教師在組織課堂時必須首先考慮到學生的需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困難而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教師顯然不能像以往一樣在課堂上進行灌輸式的教學,教師從知識傳授者這一單一角色轉換為擔當多重角色。
教師集學生語言環(huán)境的營造者、學習的促進者和學生潛能的挖掘者于一身,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劉芳認為,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出英語語言進行交流的環(huán)境,幫助學生進行語言的實際應用;同時幫助學生將上機學習的信息量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再運用出來;由于學生自主化學習的實現(xiàn),教師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個體情況,更深入地挖掘學生的潛能。
“我們的老師在教學上更投入,比以往更注重自身的學習和提高,參與科研活動也更積極?!眲⒎几锌卣f。據悉,2004年,北理工英語教師撰寫了30余篇教學與科研論文,申報了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擴展項目”,一個“以改促教,以教促研,以研促改”的良性循環(huán)機制正在該校形成。
北理工教務處副處長閆達遠向記者透露,目前北理工正在和清華出版社以及高教出版社協(xié)商,希望能夠在校園網上使用他們的教材,為學生學習外語創(chuàng)造更好的環(huán)境和更大的自由度。
93%的學生認為有用
據閆達遠介紹,到目前為止,北京理工大學參加網絡英語教學學習的學生為6430人。教改工作開展以來,學校專項投資達到220萬元,先后建設了四個學生網絡教室,共計240臺計算機終端和一個20臺計算機終端的教師備課室,并為負責教師配備了筆記本電腦,已建成了可以滿足全校本科生英語網絡教學需要的計算機網絡教學環(huán)境。
據了解,學校采取召開座談會和問卷調查的形式,向參與教改的教師和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教學改革使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極大激發(fā),運用英語的自信心明顯增強。在一個局部55人的調查問卷中,100%的學生認為“新的教學模式對他們最大的影響是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座談中有93%的同學認為新的授課方式最大的特點是“有用”。
調查統(tǒng)計數字還顯示,85.2%的學生認為學習軟件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真實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59.1%的學生在使用視聽說軟件后能夠就學習過程中曾經出現(xiàn)過的話題用英語表達自己的看法,71.2%的學生認為新的教材和教法的結合對提高英語的聽說交際能力非常有幫助,74.6%的學生對新的授課方式十分感興趣,82.7%的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面授課上老師設計的會話練習。
日前,在北京理工大學舉行的全國部分教改試點院校教學現(xiàn)場會上,北理工的課堂教學觀摩、教師教改經驗介紹以及剛參加試點兩個月學生的口語展示,引起了與會200多名教師的極大興趣,劉芳說:“學生演出的購買商品時討價還價的英語小品讓臺下笑聲不斷?!?
目前,北京理工大學英語教改工作已經全面鋪開,2004級大學英語課程完全采用了新教學模式。孫逢春表示,我們準備把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模式逐步推廣到包括“兩課”、素質教育、基礎教育等課程的教學改革中,以帶動整個大學教學改革的整體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