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光電學院舉行馬士修銅像揭幕儀式
發(fā)布日期:2013-12-13 供稿:光電學院 郭明娟 攝影:濮樂驊
編輯:馬赫 閱讀次數:12月6日上午9:00,光電學院馬士修銅像揭幕儀式在信息樓一層西側大廳舉行。本次活動是光電學院建院60周年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對外工作委員會主任、原校黨委書記焦文俊,房山高教園區(qū)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蔡本睿出席儀式,學院主要領導、周立偉院士、馬士修生前弟子好友,以及在校師生代表參加。儀式由學院黨委書記郝群主持。
周立偉院士在講話中,簡要介紹馬士修先生生平。他指出,在學院樹立馬士修銅像,意在紀念馬士修先生對我校光學工程專業(yè)發(fā)展作出的重要貢獻,弘揚以馬士修先生為代表的光電科學家,獻身祖國的愛國主義情懷,勇攀高峰的創(chuàng)新精神、求真務實的科學態(tài)度、甘為人梯的高尚師德和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希望全院師生繼承老一輩的光榮傳統(tǒng),夯實理論基礎、豐富實踐經驗、不畏激烈競爭、展現新一代風采,為學院發(fā)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馬士修先生簡介:
馬士修(1903.10-1984.9),男,河北省高陽人,中共黨員。教授,物理學家、教育家,新中國軍用工程光學和電子光學專業(yè)的奠基人,我國光學工程專業(yè)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
馬士修先生1923年赴法勤工儉學,1927年至1934年就讀于法國剛(Gan)城大學和凱恩(CAEN)大學理學院,先后獲電機工程師文憑、數學碩士、法國國家物理學博士學位。曾在法國潘加賚學院從事理論物理研究。1935年回國后,任中法大學教授、物理系主任,兼任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建國后,先后任華北大學工學院、北京工業(yè)學院教授、工程光學系主任。他長期從事理論物理和工程光學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編寫和校譯多種教材,開設光學儀器理論、電子光學等多門新課程,指導培養(yǎng)了建國后第一批光學技術領域的研究生。馬士修先生去世后,遵其遺愿,特設立馬士修工程光學獎學金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