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崔玉玲少將與北理工青年學子話成長
發(fā)布日期:2014-11-20 供稿:基礎學院機械學部 岳孟坤 攝影:基礎學院機械學部團總支
編輯:基礎教育學院 陳浩 閱讀次數(shù):由北京理工大學團委主辦,機械與運載學部團總支承辦的“信仰 青春 陽光”主題教育活動之共青講堂近日在綜合教學樓報告廳舉行。本次講座邀請到南京軍區(qū)防化技術大隊總工程師、全國人大代表崔玉玲少將與青年學子共話成長?;A教育學院副院長朱光輝、北理工選培辦賈志宏、機電學院副研究員周遵寧等出席講座,講座得到了同學們的積極響應,現(xiàn)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
崔玉玲少將向同學們分享其數(shù)十載奮斗歷程以及做科學研究的艱辛與不易,講述了她如何從一名普通防化專業(yè)學院一直成長為一名立過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的總工程師、解放軍少將的經(jīng)歷,介紹了如何在團隊高效協(xié)作之中獲得成就,并借自己的經(jīng)歷告誡同學們,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有能力的人,除了自身能吃苦、樂于奉獻之外,還要學會合作,學會在組織中鍛煉自我,提升自我。期間,崔玉玲少將講到了在年輕的時候,她是如何在不懂英文又不了解計算機的情況下,憑借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學會了操控技術含量比較高的進口儀器設備;講到了和團隊在高原上搞科研試驗,條件之艱苦、工作強度之大讓人難以想象,唯有憑借堅韌頑強的意志,憑借一顆報國心和愛國心,憑借團隊間相互的鼓勵與支持,才能堅持下來,取得成功;講到了在上海世博會期間團隊細致周到的安保工作,為了完成好組織交代的任務,整個團隊在簡陋的板房里工作八個月,毫無怨言。
崔玉玲少將談到大學生最重要的是擁有信仰。信仰對人生具有巨大的定向作用和指導作用,為一個人提供了奮斗終身的精神支撐和精神依靠。作為當代青年,作為推動“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的重要力量,作為祖國的接班人,必須積極響應祖國和組織的號召,錘煉青春,樹立崇高的信仰,以青春之活力,勇往直前。作為大學生,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知識武裝頭腦;要學會團隊協(xié)作,眾志成城,成就團隊輝煌。臺上,崔玉玲少將侃侃而談;臺下,數(shù)百名觀眾聽得津津有味,頻頻點頭。
講座在同學們之間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回味崔玉玲少將分享的自身經(jīng)歷,我們深刻認識到,樹立高遠的理想,執(zhí)著追求,不懈努力,不怕吃苦,學會合作,才能成就一番事業(yè)。此外,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應該關心國家大事,關注國家發(fā)展,要有一份愛國心和責任心,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矢志報國,無私奉獻;要勤學、修德、明辨、篤實,扎扎實實,腳踏實地,努力成長為一名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爭取在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過程中抒寫無愧于民族、無愧于國家、無愧于時代的壯麗篇章!
崔玉玲簡介:
崔玉玲,現(xiàn)任南京軍區(qū)防化技術大隊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技術少將軍銜。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被軍區(qū)表彰為“科技英才”、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四總部表彰為“全軍裝備維修保障先進個人”、首屆“軍隊杰出專業(yè)技術人才獎”;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11年被國務院、中共中央表彰為“上海世博會先進個人”;第六屆“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候選人。被聘為軍事化學軍隊院校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全軍武器裝備評審組專家。2008年和2013年分別當選為第十一屆和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