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青三代眼中的北理故事”交流論壇
“老中青三代眼中的北理故事”交流論壇
活動簡介:
為更好地響應十八大號召,不斷滿足青年學生的成長需求,讓思想引領切實有效,實現(xiàn)青年學生個性化發(fā)展與積極發(fā)聲傳遞青春正能量,機械與車輛學院團委和宇航學院團委聯(lián)合策劃,舉辦以“友善”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包括“機械星播客-北理故事電臺”及“老中青三代眼中的北理故事-交流分享會”等,旨在通過新廣播電臺的網絡信息化平臺,分享校友、學生親口講述的不一樣的北理故事,通過面對面的分享交流拉近北理人彼此間的距離。
于五月正式開展的“尋找機械星播客·聆聽友善趣青春”活動作為機械與車輛學院主題教育活動的一個板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交流分享會作為活動的第二部分,將于本周五與各位同學見面。學院團委邀請了老中青三代北理人來到現(xiàn)場,以照片、故事分享的形式,講述了照片背后承載的富有北理特色、生活氣息的鮮活故事,傳播友善正能量,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
一、活動主題:“老中青三代眼中的北理故事”交流論壇
二、面向群體:全體在校學生、教職工及北理校友
三、活動時間:5月15日(本周五)晚19:00
四、活動地點:車重二層報告廳
五、嘉賓介紹:
張之敬 教授
機械與車輛學院教授,國防科技工業(yè)微細結構加固技術研究應用中心主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自動化分會常務委員、中國兵工學會維修專業(yè)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微納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
張老師說,友善的動力是什么?是感恩。我想講講,我的老師們的那些故事。
黃英 教授
機械與車輛學院教授,1989年畢業(yè)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控制系,同年考入北京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學院。1999年-2000年在美國Wayne州立大學做訪問學者。后一直在機械與車輛學院熱能與動力工程系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目前還擔任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動力系統(tǒng)工程研究所副所長。同時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函評專家;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會員;美國汽車工程學會會員;北京汽車工程師學會會員;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的教代會副主席。
黃老師說,友善是人和人之間需要傳遞的關懷與關愛。我想講講,我和學生的那些故事。
徐斌 博士后
機械與車輛學院博士后。2001級本科入學,車輛工程專業(yè)(第一志愿專業(yè)),曾任學院學生會實踐部部長、學生會副主席。2004年保留研究生資格,2005起專職學生干部(2005級本科生輔導員)。2007年9月碩士入學,后選擇碩博連讀、博士后入站。2010年至今任方程式車隊指導教師。
徐老師說,友善是共同成長過程中的風雨與共、踏實前行。我想講講,我和機械學院、我與方程式車隊以及我自己的那些成長故事。
盧斌 :
自動化學院輔導員。中甲北京理工足球隊前任隊長,曾擔任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中國代表團旗手,從學生到教師,從運動員到輔導員。盧隊長說,友善是面對面零距離。我想講講,拼搏中的環(huán)“球”故事。
余彪:
12級熱能與動力工程學生。 他的大學生活,一直與公益同行,練就了一身耐寒耐熱耐壓耐熱的公益真功夫。余同學說,友善是互助與真誠。我想講講,我關于公益的非“典型”型大學生活。
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機械與車輛學院團委
宇航學院團委
2015年5月13日